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今天正式拉开帷幕。在展会现场,全球最前沿的机器人技术和产品同场炫技,成为展馆内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得益于技术的快速迭代,一些机器人产品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一家参展商带来的机器人产品,在融合了算法后,已经可以演奏编钟这样的中国古代乐器。这一“古今交融”的场景,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围观。更现场、更财经,一探究竟!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邹婷

丁玎

武敬栋

石留骏
一探 相关视频
00'31'' 过去最后悔的一件事,是对AI的关注太少了 0 09-19 15:46
18'04'' 催化不断 机器人板块投资正当时? | 财经头条 6 110 09-18 12:42
00'27'' 约5年后AI或可承担部分创造性工作 27 08-19 13:24
00'32'' 当机器人有类人大脑后,才可以执行人类的任务 24 08-18 15:26
04'00'' 记者观察:可落地场景多但实际落地少,从“能动”到“智动”,人形机器人还要迈过几道坎?|一探本周刚刚落幕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秀花活儿”、“秀肌肉”的机器人不少,但业内更加关注这些技术何时能真正落地产业,并逐步走向消费市场。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多家公司负责人,业内认为,行业存在模仿、对机器人需求认知偏差等问题,在场景泛化、运动控制等方面,均面临挑战。目前人形机器人落地场景少,行业在探索并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同时智能化程度和任务准确率仍待提升。
451 08-14 16:2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长富资本-长富资本官网-上海杠杆配资-炒股配资理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