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后
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三伏天接近尾声
8月19日(周二 )
将迎来三伏天灸末伏加强
大家记得抓住今年三伏天灸
最后贴药机会啦!
三伏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时间段,阳气旺盛,人体处于阳气生发渐旺,体内寒凝之气易解的状态。借用天之阳、地之阳、人之阳最旺盛的“三伏”驱散寒湿之邪是中医传统养生、治病的绝好契机。东莞市人民医院水乡医院(东莞市水乡中心医院)利用特制的辛温膏药贴敷在相应的穴位上或艾灸相应的部位以激活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激发身体阳气,辅助调节体质,适用于传统中医理论中寒湿体质的调理,作为季节调理的保健方式,对部分人群的体质有改善作用。
“三伏天灸”的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
2、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失调;
3、慢性虚寒性疼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等;
4、儿科疾病:调节免疫、增强体质,对支气管哮喘、反复咳嗽、体虚易感冒、厌食、腹泻、遗尿、消化不良等有良好的效果。
“三伏天灸”的时间把控
贴敷期间皮肤均有轻微烧灼感、刺痛感,贴药后可见皮肤红晕。
1、成人一般贴药时间以60~120分钟为宜。
2、小孩则根据年龄大小酌减时间,如3岁儿童约10~20分钟。
主要以个体皮肤感受和耐受度为察看指标,避免灼伤皮肤。
以下情况不宜“天灸”
1、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发热期。
2、严重皮肤病、接触性皮炎、瘢痕体质或贴敷穴位局部皮肤破损者。
3、妊娠期妇女。
4、艾滋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等患者。
天灸疗法的注意事项
1、贴敷期间皮肤均有热感,因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以皮肤感觉和耐受度为观察指标,避免灼伤皮肤。
2、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严重者可外涂皮肤软膏以减缓刺激,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发泡时前来医院处理或搽烫伤软膏,贴敷期间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鱼虾、生鸡等。贴敷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3、个别人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或来医院处理。
4、急性呼吸道感染及发烧期间不能贴敷,皮肤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不宜贴敷。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以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者不适宜贴敷。1岁以下小孩、孕妇、肺结核活动期患者、支气管扩张症活动期患者、急性咽喉炎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有严重心脏疾病的患者不适宜贴敷。
5、天灸贴治疗应坚持至少一个疗程,即一个疗程为三年,每年三伏天和三九天各一期,三伏天贴药6次,三九天贴药5次。对巩固治疗效果,增加机体功能和抗病能力非常有利。
6、具体治疗请遵医嘱。
温馨提示
天灸贴药治疗应坚持(每年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均要贴药,中途不要间断,至少连续三年),对巩固治疗效果、增强机体功能和抗病能力非常有利。逾期者可两天内(8:00-12:00,14:30-17:30)至中医与康复医学科门诊补贴。
编辑:顾宇茜
校对:陈如碧
审核:刘妙
长富资本-长富资本官网-上海杠杆配资-炒股配资理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